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化工报》:陕西工院紧贴需求办专业 创新教学育人才

【来源: | 发布日期:2015-07-26 | 作者:】

   7月22日,《中国化工报》在第四版以《紧贴需求办专业,创新教学育人才——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纪实》为题,图文报道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化工报》:紧贴需求办专业 创新教学育人才

紧贴需求办专业 创新教学育人才

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纪实

对于能源大省陕西来说,能源化工产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更是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产业的创新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端技能人才。位于国家关天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陕西工院),就是这样一所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其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自创建以来,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共培养化工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余名,为陕西乃至西部化工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专业建设:紧贴化工产业 立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增速迅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及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急需大量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紧贴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区域行业紧缺人才。该院依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了由校内、外专业带头人和企业专家共同组成的专家组,根据专业办学的实际需要,连续多年深入陕西,内蒙、宁夏、新疆、江浙等38家煤化、石化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与企业技术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专家及毕业生进行座谈,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收集企业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信息。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确立专业岗位群,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凝练专业核心能力,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连年的广泛调研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了解到化工类企业有10种主要岗位需求信息,经过统计分析,确立了化工总控工、化学检验工、化工现场操作工、设备维修工等4类急需岗位,确立了“一台、两向、四能力”的改革和建设思路,即:构建一个化工技术类专业公共基础平台,确立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两个专业方向,培养化工总控操作能力、化工现场操作能力、化工设备仪器仪表维护能力、化验分析能力等四种职业核心能力,明确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践行工学结合 实现学岗直通

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过程中,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典型生产工艺(如:甲醇、合成氨生产工艺)和产品为载体(如:甲醇、氨),以企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学生职业能力由低级到高级的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学校到企业、由模拟到真实分段递进,使学生能力递进培养、职业素质递进式养成,构建了“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四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陕西煤化、石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工艺过程、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化工技术训练中心为平台,对《化学分析技术》、《化工单元过程与操作》等5门核心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模式改革入手,围绕“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特色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按照化工生产操作的流程,仿真模拟现场操作,达到教学做一体化,训练学生的生产操作技能,实现实践教学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并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与渭化集团、陕煤焦化集团、新疆天业集团、陕西榆林能源集团等10多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计划460名,以企业岗位综合实习为载体,以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为平台,校企合作育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综合能力,实现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通过这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缩短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周期,形成了“工学结合”“学岗直通”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该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化工专业教师尚华教授主持的“基于岗位职业标准的《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

师资队伍:实施五措联动 组建三级梯队

为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施了“引进高端人才、选拔出外培训、以赛促教促改、以研促教促建、以老带青带新”等“五措联动”的团队建设举措,搭建起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三级梯队”,并依托学院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教科研管理激励等机制,结合专业发展实际,采用了内培外聘、双向互聘等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科研及教学改革,建立了双师育人、双向兼职、双向服务的师资培养机制,形成了一支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过硬,由双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2人,校外兼职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17人,双师素质比达到了91%。近年来,先后有8名专业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参观考察,15名教师被选派到企业挂职锻炼;教师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优秀论文二等奖两项、市级优秀科研论文一等奖一项;获全国职业类教育化工类专业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一项;3位教师获得化工行业高级技师证书,2位教师获国家竞赛裁判员资格;教师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收录3篇。

实训基地:实现四位一体 推进内涵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的重要保障。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围绕“工学结合、学岗直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于五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四种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模拟渭化工集团、陕煤焦化集团等化工企业真实生产工艺过程,建成了集专业实训教学、教师科研、对外培训、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化工技术训练中心。该中心综合实力目前处于西北领先水平,包括化工综合实训室、化工仿真模拟实训室、现代分析测试实训室、油品分析实训室和煤质分析实训室等5个实训室,在满足专业教学的同时,近两年为企业提供培训和鉴定700多人次。与此同时,专业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平台,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创建了校外实训基地,其中与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煤化工集团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信义光伏产业(安徽)控股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成了长期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综合实习等多种实践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积极引入煤化、石化企业文化以及“6S”等企业先进管理理念,着力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不断推进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服务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质量提升:技能竞赛夺冠 招生就业两旺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陕西工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及省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2项,仅2015年一年,就获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学生专项技能达到全国同类专业一流水平。2015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仪表自动化赛项中获得团体一等奖的该院学生李康康晋升技师职业技术资格、王欢晋升高级工职业技术资格,并在赛后接受了中国化工报等媒体专访。2014年,化工专业学生李宏伟、高杰峰、苏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团体二等奖,在就业过程中,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在2012年4月举办的陕西省“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化工专业学生袁飞剑获得一等奖,被中国化工报专题报道,并在比赛结束后被企业当场录取;2011级学生沈文凯获得省级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二等奖后被浙江中控集团录用,并在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

近3年来,陕西工院应用化工专业为企业输送了200多名“专业硬,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在97%以上,就业满意度达到90%。随着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2013年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招收普高毕业生之外,开始自主招生改革,招收三校生(中专、技校、职高),同时开办五年制高职教育,期待为陕西能源化工产业升级改造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柴继红 刘迪)